青岛:首个有机甘薯栽培基地“开犁”
本网讯 作为传统作物的甘薯,如今将华丽转身“贵族”身份。不施化肥、复合肥及其它有机肥,而专用“牛奶豆粕”作为甘薯的肥料,青岛莱西市首个面积200亩的有机甘薯栽培基地正式“开犁”下种。
5月15日上午,笔者在孙受镇西赵村有机甘薯栽培基地看到,伴着联合农机的轰鸣,经过开沟、下料、扶垄、覆膜、打孔、栽芽、浇水等“一条龙”作业,一行行的甘薯便齐整、均匀的“落户”基地。
“今年施用的肥料全用‘牛奶豆粕’。” 青岛西赵甘薯合作社社长王玉堂说。据王玉堂介绍,‘牛奶豆粕’是将黄豆通过用牛奶蒸煮熟、腐化后形成的有机肥料,经施用,特别有利于甘薯生长,不仅产量高,且皮质光滑、红润,肉质细腻、干脆,深受客户欢迎。
“牛奶豆粕”的施用,使传统作物的甘薯走向“贵族”路线。据王玉堂介绍,平均每株甘薯需施用“牛奶豆粕”0.5公斤,价值约2元,而每亩栽植甘薯3000株左右,致使每亩有机甘薯栽植成本较常规甘薯种植增加六千多元。“栽植成本的增加,势必抬高有机甘薯的‘贵族’身价。但我们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。”王玉堂说。
据介绍,今年施用‘牛奶豆粕’有机肥的甘薯将达200余亩。“一年一小步,累年迈大步。”王玉堂介绍,他们将采取合作社+农户、合作社+公司+农户等多种灵活形式,逐年扩大有机甘薯栽培基地,让更多的市民尝到‘贵族’甘薯的美味。
据了解,莱西市孙受镇历史上就有种植甘薯的习惯,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,2010年全镇种植甘薯1.5万亩,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沽河沿岸、以东赵、中赵、西赵为中心及周边的十多个村庄。由于是砂质土壤,特别适合甘薯生长,不仅产量高,且皮质光滑、红润,内质甘甜,产品闻名胶东及全国。
莱西市孙受镇西赵村青年农民王玉堂是当地地瓜种植的带头人,他先后成立了青岛西赵甘薯合作社、注册了“三赵缘”牌商标,地瓜种植基地发展到2万多亩,亩产达3500多公斤,产品远销北京、黑龙江、新疆、上海和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城市。去年产地瓜7万余吨,平均卖价3元一公斤,地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,年为农民增收近2亿元。
今年2月份,王玉堂经莱西市农业部门帮助,特邀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专家张立明,在孙受镇举办了“三赵缘”牌有机甘薯栽培技术培训班。通过张立明教授就有机甘薯高产栽培技术、新品种引进、绿色食品发展、甘薯深加工开发等方面进行的深入浅出的讲授,广大甘薯种植户受益匪浅。“孙受镇将来要打造万亩有机甘薯栽培基地。”王玉堂介绍说,他们还要走深加工的路子,如加工地瓜肉、酿造地瓜酒等。
莱西市委宣传部 吕文波 冯连营 |